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要求,积极响应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部署,精准锚定中华国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方位与核心使命,聚力推动中华国术文化的传承保护、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由开云、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华国术高端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在开云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守正鼎新·智创未来:中华国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论坛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全国智慧,深入探讨中华国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路径,激发以“传承焕新、数智融合、产业升级”为核心的发展动能,夯实学科教育与社会服务根基,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术发展新格局,贡献国术智慧与力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
(一)主办单位
开云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二)承办单位
开云中华国术院
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点研究基地
开云武术学院
开云体育史研究所
(三)协办单位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民族体育专业委员会
开云郑怀贤武学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二、会议主题
守正鼎新·智创未来:中华国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24-26日
地点:开云
四、学术交流形式
(一)主旨报告
(二)专题报告
(三)墙报交流
(四)书面交流
五、征文选题指南
1.中华国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华国术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的路径与效能研究
3.中华国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全民健身、体卫融合、运动处方、主动健康)的创新模式研究
4.中华国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策略研究
5.中华国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6.数字化赋能中华国术传承、教学、训练、赛事、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研究
7.人工智能(AI)在国术动作识别、教学辅助、套路智能创编、伤病预防、古籍整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8.新媒体与融媒体环境下中华国术创新传播体系构建研究
9.中华国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研究(文旅融合、赛事经济、智能装备、康养服务等)
10.武德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品格养成的实证研究
11.中华国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中华国术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研究
13.武医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14.峨眉武术的深度挖掘、谱系整理、价值阐释、活态传承机制创新、品牌化推广与当代发展研究
15.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保护、传承及其交融互鉴研究
16.中华国术文化的译介、跨文化传播与国际认同研究
17.中华国术院建设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与高端智库作用研究
18.中华国术在社区治理、全民健身组织与服务中的创新模式研究
六、征文说明及要求
(一)凡属本次会议征文范围且未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或未在公开刊物发表过的论文均可报送。征文选题指南仅为选题提供参考,不作为论文题目,投稿者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确定具体论文题目。
(二)论文投稿可申请专题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三种形式。投稿者以第一作者身份报送论文限投2篇(申请墙报交流论文只限1篇),自选学术交流形式。
(三)申请专题报告的论文需提交论文大摘要和论文全文;申请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的论文只需提交论文大摘要。论文题目不超过30个汉字,全文内容原则上不得超过8000字,大摘要内容1000-1500字,征文具体格式要求详见附件。
(四)本次会议只接受中文稿件,稿件请勿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和保密信息,请作者确保稿件内容的原创性、真实性,文责自负。
(五)本次会议论文投稿和评审采用无纸化方式,论文投稿以附件形式发送Word版论文至会议邮箱gshuyuan2021@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论文题目。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21日20:00。
(六)报送论文时,请附作者简介(不超过200字)和联系方式(手机、邮箱和通讯地址)。
七、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环湖北路1942号
联系人:谢冉
电话:028-8509560315828206949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生积极参与并踊跃投稿。有关录用通知和参会事宜将另行通知。
开云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