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对新进仪器进行系列培训---夯实科研教学技能操作

时间:2025-10-30 浏览:

本学期,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在怀贤楼成功组织了一系列新进仪器设备操作培训活动。本轮培训聚焦康复实验室与运动机能平台实验室新引进的多台先进设备,旨在全面提升师生设备操作能力与科研数据采集水平,为学院科研与教学工作注入新动能。

悉心统筹,精密组织:实验管理团队全力保障培训顺利实施

本轮培训涉及设备众多、参训人员广泛、课程安排紧凑,其顺利举办的背后,离不开实验管理老师们(夏雨老师、钱钰老师、李梦瑜老师)的精心筹备与默默付出。在学期初工作繁忙的季节,他们牺牲休息时间,从培训需求的调研、课程方案的设计,到与工程师沟通协调、安排培训场地与设备调试,均做了周密细致的统筹。正是他们的高度负责与不辞辛苦,确保了多场培训环环相扣、有序高效,为学生们创造了最佳的学习条件。

系统培训,打通设备应用“最后一公里”

在康复实验室专场,围绕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智能交互式康复训练系统、4D核心测评训练系统(扰动训练台)、三维运动捕捉分析系统进行了培训。

上述设备以其精准的肌力测试、极高的安全性和多样化的训练模式,在运动系统损伤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们熟练掌握了设备设置、测试模式选择、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核心技能,为后续康复评估与训练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多点联动,科研设备精准化培训

同步开展的运动机能平台实验室新进设备培训,围绕人体能耗监测仪、团队心率遥测系统、心肺功能测试系统、3D 人体扫描仪、动态体能评估系统、数字化骨龄测试系统进行了培训。

上述设备培训设计紧密贴合科研实战,确保了每位参与者不仅能“听懂”,更能“会用”,显著提升了师生们在人体生理、形态、机能及发育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科研创新能力。

成效显著,助力科研与教学创新能力提升

本轮系列培训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互动热烈。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种“原理-演示-实操-答疑”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他们不仅快速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规范,更对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自身的研究课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系统化的仪器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学院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与使用效率,更强化了科研测试数据的规范性与可靠性,为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此类技术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科研服务体系,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能力迈向新台阶。

供稿单位: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撰稿人:杨澎湃、夏雨、李梦瑜

一审一校:杨澎湃

二审二校:李顺昌

三审三校:胡毓诗、刘余